2020年预计开通的5条地铁线路,将影响一大片。其中也就提到了TOD,不过也没有认真的去写过TOD,那么本文就将基于TOD 模式,对房企 TOD 项目的获取途径、开发模式以及典型项目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等。
TOD 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规模房企参与 TOD 项目的投资开发,如万科、龙湖、绿地、绿城在广州、上海、杭州、珠海等城市都有 TOD 项目的布局,而成都的TOD重要是轨道交通拿的地,由轨道交通来修建。
TOD 项目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。在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,城市特定区域内的 TOD 发展规划可以为房企带来开发资源。另一方面,TOD 项目具有与生俱来的区位和功能性优势。地铁上盖地块的交通配套优势,能为项目及周边带来更强的溢价能力。
对于TOD的看法有两种:对于政府而言,TOD 可以提升城市公共出行的交通效率以及土地的利用效率,优化城市结构。对于房企而言,可以通过挖掘轨道交通物业的商业价值,实现区域物业的价值增长、并提升项目溢价能力。进而通过沿线商业及土地开发收益反哺轨交建设,构建城市发展良性循环。
但同时,TOD 项目也具有开发周期长、前期投入高、整体回报慢以及空间设计难度高、业态规划复杂等特性,对开发企业的开发经验和资金实力有较高的要求。
1HP.
何为TOD?未来发展前景如何?
1、TOD 模式以公交站点为导向延伸,多业态集聚
TOD(Transit-OrientedDevelopment)是指在城市区域开发、规划设计的过程中,以交通运输为导向的一种发展模式,而非简单意义上的地铁上盖。其中,交通运输是指基于轨道交通或机场的公共交通站点,在城市中一般以火车站、机场、地铁站点或轻轨站点为主。区别于依赖私家车出行的形式,TOD 更注重引导公共交通的通勤方式。同时,在公共交通站点的延伸区,主要通过步行、自行车等方式出行。
TOD 模式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,400-800 米(5-10 分钟步行路程)划定半径,对范围内的土地进行深度开发,规划建设成为覆盖商业、办公、住宅、文化、教育等功能集聚的发展区域,并更注重垂直立体空间的开发利用。从城市整体的发展前景来看,TOD模式更倾向于借助公共交通线路及节点规划引导土地开发、产业及人口导入。最终通过构建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格局,形成生态、低碳、交通便捷的宜居城市。
2、各城市 TOD 开发相关政策
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趋紧缺,在国务院、住建部、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的统筹部署下,我国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的基础上,陆续出台 TOD 开发相关政策。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,也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市场挖掘带来新模式的契机。截至目前,我国 40 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中,已有近一半出台了 TOD 开发相关政策。
成都区域是“轨道+物业”的 TOD 开发模式,在促进集约用地的基础上,进一步考虑到周边及沿线规划的一体化,重构城市空间与服务,并将政策落实到细节。
3、TOD 分类
目前国内主要的三类 TOD 项目类型
TOD 模式根据公共交通运输载体的不同,自身的规划规模、主要用地属性、和区域影响力也会有较大的差异。目前从国内已有的 TOD 项目发展情况来看,主要可分为区域型 TOD、城市型 TOD、社区型 TOD 三类。
①:区域型 TOD
区域型 TOD 是指以城际铁路站点、高铁站点为中心,以区域交通枢纽、商业办公、商务功能为主导的混合开发模式。通常,在这类 TOD 模式中,一般住宅属性用地比例较少。如重庆龙湖光年项目。
成都TOD分类占比
②:城市型 TOD
主要为构建换乘枢纽与节点性。如双流西站TOD。
③:社区型 TOD
这一类主要以纯住宅产品为主。如行政学院。
4、TOD 股权方式
TOD 项目不仅对开发商物业组合开发能力提出要求,并且在土地出让、开发建设等环节对轨道交通专业背景和建设经验也都有较高的门槛,这也决定了 TOD 项目开发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。所以大部分的地都是轨道交通拿了的。
一般情况就有三种合作模式:
①:成立项目公司再拿地
②:股权合作,也就是说轨道交通先拿地,后期用股权来参与开发。如前段时间知名自媒体:氢地产,报道成都两宗TOD用地拟转让股权。
③:收益权来合作。主要通过BT融资。
2HP.
国内知名TOD项目:
香港地铁以高效和高收益著称,是世界上运营较为成功的地铁之一。香港知名的有九龙站、青衣站、葵芳站等。国内知名的有上海万科天空之城、以及万科在杭州、南昌、东莞的TOD项目,重庆龙湖光年等。
香港九龙站:
该项目于2015年完工,项目将与大陆高速铁路网相连,发展成通往中国大陆的门户,并具有独特的建筑地标特色,而且方便换乘香港地铁系统。车站为多层设计,将成为同类地下设施中规模最大的一个,占地面积超过二十五英亩,顶层商业区位于拟建的西九龙文化区以北。
九龙站设计不仅是一个TOD模式下的大型综合体,也是一个场所制造的案例;提供的不单是商业购物、办公居住的场所,也是生活、娱乐、健身、交通的场所,各种利好最终大大提升地块的商业价值。
上海万科天空之城TOD模型:
尽管 TOD 项目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,价值潜力不断凸显,但是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参与其中分享红利。当前,TOD 项目发展还并不成熟,开发建设中面临了资金投入、专业技术要求、利益博弈等一系列的难题,最终都会解决。
3HP.
成都TOD发展:
在2004年-2017年初,成都陆续在地铁站点周边进行地铁上盖物业的开发实践,但这一时期“站城一体”的TOD开发理念暂未形成。直到2017年下半年,成都市政府先后出台《成都市轨道交通专项资金筹措方案》、《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》,确立了成都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集和TOD综合开发的顶层设计。
2018年4月,市规划局牵头编制了《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》、《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》,确立了“产业优先、功能复合、站城一体、生活枢纽、文化地标、艺术典范”的TOD理念。
2018年9月,成都召开TOD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,将TOD综合开发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2019年,成都正式签约四大项目,涵盖金牛区木综厂项目、金牛区龙湖上城天街项目、雪松控股集团西南总部项目及双流航空港TOD项目,总吸金240亿元。据成都规划局介绍,成都的TOD综合开发的土地资源达到28万余亩,项目达到9040个,足以看出TOD模式在成都的发展空间。
2019年,成都计划启动13个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TOD示范项目,加快构建16个城市级站点、45个片区级站点、125个组团级站点、528个一般站点的四级综合开发体系。这13个TOD项目均被选址在“11+2”主城区,每个区都有1个示范点。
4HP.
陆肖站TOD分析:
3km范围内常住居民人口推导:16万人
500m范围内带动人口推导
陆肖站客流估算:片区级换乘站,6万日均客流量
商业客群定位——现有城南中高端客群
商业客群定位——地铁人群和偶得客群
商业发展体系:
地下商业人流动线概览
底商配套
酒店:
写字楼分布示意
类办公产品整体策略

成都,作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高地,已形成实践TOD模式的深厚基础。2019年作为成都TOD元年,相信不久成都将带来更多的惊喜。
5HP.
成都TOD进度:
TOD模式粗略概括有如下难点:开发周期长,一般在4年以上;专业技术及总体规划能力要求高;受政策及审核机制波动影响大。因为TOD模式相较于传统开发模式的开发项目,开工速度和回款周期更不利,更强调成本控制、资金周转能力。而且,建筑工程难度加大,施工方面也更注重减震和降噪。
双凤桥站TOD:
项目占地206亩,地块内包含2个配建公园,将于8月底前完工。项目采用所有地块整体打围方式,通过打造成为“公园式工地”,最终呈现TOD“公园城市社区”的高品质生活场景。
陆肖站TOD项目:
陆肖站TOD项目已完成景观示范区建设,地块二施工至13层,地块四施工至3层,地块五完成基坑、抗浮锚杆施工,正在开展地下室施工。
崔家店TOD项目:
崔家店二期盖上多层部分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,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至23层。
二江寺站TOD项目:
上半年主要完成市政迁改工作下半年争取主体结构施工达到正负零。李茂森的“提速”计划也已经列上:“力争国庆前后,首开地块全部封顶。”